1955年,師從奧地利鋼琴演奏者弗里德里希·古爾達。1957年,在三周內(nèi)贏得布索尼、日內(nèi)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開始受到關注 [2] 。1960年,錄制首張唱片。1965年,獲得第七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正式開啟演奏生涯 [3] 。1968年,開始與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錄制唱片 [4] 。1978年,與美國指揮家西蒙·戈德伯格、荷蘭室內(nèi)樂團錄制莫扎特的《第二十五鋼琴協(xié)奏曲》 [5] 。1984年,與小提琴演奏者吉頓·克萊默合作,錄制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全集。1992年,參加柏林除夕音樂會演出 [6] 。1996年,隨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執(zhí)掌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首次來華演出 [7] 。1997年,憑借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專輯獲得西班牙激光唱片大獎。1999年,二度赴華演出 [8] 。
2000年,憑借普羅科菲耶夫、巴托克鋼琴協(xié)奏曲專輯,獲得第42屆格萊美獎“最佳器樂獨奏表演獎” [9] 。2002年,舉辦首屆盧加諾音樂節(jié)瑪塔·阿格里奇音樂會 [10] 。2005年,憑借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組曲專輯,獲得第47屆格萊美獎“最佳室內(nèi)樂演奏獎” [11] 。2013年,憑借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專輯,獲得古典回聲獎“最佳鋼琴專輯” [12] 。2015年,發(fā)行《阿格里奇與阿巴多鋼琴協(xié)奏曲錄音全集》 [13] 。2017年12月,與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瑪塔·阿格里奇出身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在大學工作的經(jīng)濟學家。1944年,3歲時開始習琴。1946年,5歲時師從文森左·斯卡拉穆薩系統(tǒng)學習鋼琴。1949年6月,8歲的她首次登臺演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科隆大劇院演奏莫扎特的《第二十鋼琴協(xié)奏曲》、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受到觀眾的歡迎 [
1955年開始,在維也納師從奧地利鋼琴演奏者弗里德里希·古爾達,后又在瑞士日內(nèi)瓦拜帕蒂夫人和
尼基塔·馬加洛夫為師。1957年9月,16歲的她先在意大利波爾薩舉辦的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此后又在日內(nèi)瓦國際鋼琴比賽中取得一等獎,中間僅間隔三個星期 [2] 。
1960年,師從意大利鋼琴演奏者阿爾圖羅·米開蘭杰利繼續(xù)深造;同年,與德國DG唱片公司合作,錄制首張專輯,曲目包括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拉威爾與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其中錄制的李斯特《第六匈牙利狂想曲》,引起了美國鋼琴演奏者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的注意 [15] 。
1965年10月,在華沙贏得第七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并獨攬圓舞曲和瑪祖卡獎 [3] ,波蘭唱片公司在現(xiàn)場錄制了她演奏的肖邦《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從而正式開啟了她的演奏生涯
1967年,首次到美國演出,錄制了肖邦的《B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1968年至1969年,在意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的指揮下,與柏林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協(xié)作 [4] ,錄制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拉威爾《G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李斯特《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2] 。
1970年10月,首次赴日本演出。1971年,與瑞士指揮家夏爾·迪圖瓦、英國皇家愛樂樂團錄制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6] 。1977年5月,同美籍鋼琴演奏者畢肖普·科瓦塞維奇一起,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錄制巴托克的《奏鳴曲》。1978年5月,與美國指揮家西蒙·戈德伯格、荷蘭室內(nèi)樂團錄制莫扎特的《第二十五鋼琴協(xié)奏曲》 [6] 。
1981年,公開宣布不再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此后事業(yè)重心開始偏向室內(nèi)樂 [16] 。1982年,與意大利指揮家里卡多·夏伊、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合作錄制拉赫馬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1984年,與小提琴演奏者吉頓·克萊默合作,錄制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6] 。
1992年12月,在柏林除夕音樂會中,與指揮家阿巴多、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理查德·施特勞斯的《鋼琴與樂隊戲謔曲》 [6] 。1995年,在德國指揮家約爾格·費爾貝爾執(zhí)棒下,與海爾布隆符騰堡室內(nèi)樂團錄制肖斯塔科維奇《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海頓《第十一鋼琴協(xié)奏曲》,并獲得東京唱片學術獎 [6] 。
1996年4月,隨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執(zhí)掌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首次來華演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彈奏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7] 。1997年,與指揮家阿巴多、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錄制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
并憑借該專輯獲得西班牙激光唱片大獎 [6] 。
1999年11月,在第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中,與大提琴演奏者米沙·麥斯基、鋼琴演奏者傅聰一起舉辦室內(nèi)樂音樂會 [8] ;同年,為支持年輕演奏者,建立“阿格里奇鋼琴獎”,并在日本建立“阿格里奇音樂節(jié)” [3] 。
2000年2月,憑借《普羅科菲耶夫:第一&第三協(xié)奏曲;巴托克: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專輯,獲得第42屆格萊美獎“最佳器樂獨奏表演獎(帶管弦樂隊)” [9] ;同年,公開宣布自己罹患黑瘤皮膚癌,并在美國加州圣塔莫尼亞的約翰·韋恩醫(yī)院接受治療;在治療卓有成效后,為表示對醫(yī)院的感激而籌款,在紐約舉辦答謝音樂會 [16] 。
2002年6月,舉辦第一屆盧加諾音樂節(jié)瑪塔·阿格里奇音樂會,音樂會上的多數(shù)演奏都以室內(nèi)樂為主 [10] 。2005年2月,憑借與俄羅斯鋼琴演奏者米哈伊爾·普列特涅夫合作的《普羅科菲耶夫:灰姑娘-兩臺鋼琴彈奏的組曲》,獲得第42屆格萊美獎“最佳器樂獨奏表演獎” [11] ;同年9月,榮獲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 [14] 。
2006年7月,與夏爾·迪圖瓦共同擔任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的導師,除了合作演出外,還為夏令營的學員們開班授課 [17] 。2011年,DG唱片公司推出《阿格里奇70大壽套裝》,收錄了一些她過往的重要錄音。
2012年1月,主演了由女兒斯蒂芬妮·阿格里奇執(zhí)導的紀錄片《糟糕的女兒》 [14] ;同年,入選《留聲機》雜志古典音樂名人堂 [18] 。2013年8月,憑借在盧加諾音樂節(jié)現(xiàn)場錄制的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專輯,獲得德國古典回聲獎“最佳鋼琴專輯” [12] 。
2015年1月,為紀念意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逝世一周年,DG唱片公司發(fā)行了《阿格里奇與阿巴多:鋼琴協(xié)奏曲錄音全集》,收錄了阿格里奇與阿巴多合作超過45年之久的鋼琴協(xié)奏曲作品 [13] ;同年3月,與阿根廷鋼琴演奏者、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雙鋼琴音樂會。2017年12月,與指揮家巴倫博伊姆、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