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藝術的學習是一個融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心智技能的訓練的長期而又艱難的過程,也就是說它不僅是對手指彈奏技能的長期磨練,更包含了對彈奏技能起支配作用的心智技能的鍛煉發(fā)展。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內部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按照客觀、合理、完善的程序組織起來的認知活動方式。一般而言心智技能的心理成分包括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其中以音樂思維為主要心理成分。那么如何合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心智技能所能帶給演奏技術上的無限超越,真正達到絕妙的“琴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這在近幾年的鋼琴教學中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和推崇,尤其是在頗具特殊性的兒童階段的鋼琴教學,心智技能的訓練與運用更是刻不容緩。
從事過兒童鋼琴教學的教師都應該或多或少地碰到過小朋友在練琴與演奏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彈琴時對于“門牌號”――升降記號總是丟三落四、某個錯音總也改不了、節(jié)奏一變化就均勻不了、音色不清晰、樂曲流暢不夠理想、視譜慢、無論是面對音符多的樂曲還是巴赫的作品,進行視奏更是難上加難,至于背譜演奏的成功次數只能是全憑運氣等等,類似于這一大堆問題的出現往往會被家長們歸結為出于孩子的不用心,亦或是孩子的音樂天賦不夠所造成,其實問題的真正癥結在于沒有調整好心理活動方式,忽略了鋼琴技能技巧的心理學習即心智技能的訓練,從而喪失了心智技能對于演奏技術的支配、控制,導致無法將演奏技藝淋漓盡致得發(fā)揮,鋼琴學習才會因此出現事倍功半的尷尬。
既然拋出這么一大堆普遍存在令人棘手的問題,又同時找出了問題的癥結,就應該開出“治病”的方子。首先在手指技能練習前進行譜面結構的分析是鍛煉心智技能的重要前提。譜面結構指各種音樂要素在樂譜上的組合,譜面結構的分析就是指對諸如像節(jié)拍標記、節(jié)奏、音程、音階、旋律、伴奏、調性等所有出現在譜面上的音樂信息按一定的特征加以組合并分析,然后讓大腦對一塊塊地加以特征組合進行有序讀取、整合,最終結合彈奏技能再現音樂全貌。為何需要進行譜面結構的分析?實際上對譜面結構的分析就是為讀譜服務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在彈奏前,大腦中先有完整準確的特征樂譜信息的輸入,再經過大腦對信息的迅速處理后,最后由手指輸出正確的彈奏信息,這一套抽象的心智活動不僅可以提高練琴效率,解決演奏中存有的漏洞,而且進一步強調手指技巧的練習必須放在大腦的控制下,即先動腦,再動手。反之無譜面結構的分析就會加重譜面信息的讀取負荷量,導致演奏中呈現巨大差異。
其次,我們在兒童初學鋼琴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他們在視譜時對一個升降號或指法甚至是一個單音往往需要經過幾次不斷的反復確認后,才能在鍵盤上正確地彈出,其原因就在于視譜中注意的選擇性在作怪,當演奏者的注意力被一部分復雜、困難的方面所占據,就會難以分配出其他額外的注意力,致使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是簡單的方面得不到照顧,這些問題都是涉及到有關注意的合理分配。另外在兒童面對類似復調等多聲性作品的彈奏時會更多地需要經常將注意力從一個需要注意的方面不斷地轉換到下一個必須注意的方面即有關注意的有效轉移。這兩方面關于注意的表現都恰恰說明心智技能鍛煉的另一方面即對視譜中注意的合理分配、有效轉移的訓練。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認為手指在運動順序方面易產生肌肉運動記憶,不占注意的空間,這種研究成果借鑒到鋼琴彈奏過程中可以把一些穩(wěn)定的、有規(guī)律的彈奏動作交給手指的肌肉運動作記憶化彈奏,而把注意力合理分配、有效轉移到那些無法靠手指肌肉運動完成音樂記憶、表情豐富、推動音樂的發(fā)展中作用最大的部分,并且在注意轉移的速度、時間安排、效率上最大限度得使注意的轉移做到及時、有序、高效,這樣一來所產生的極具抗干擾、穩(wěn)定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就可以更好得完善彈奏控制,演奏更加從容。
大量的鋼琴教學實踐都證明了:若想很好地演奏音樂作品,必須在這之前僅過大腦的充分想象,對所有的細節(jié)和即將出現的音響,在眼前出現某種理想典范的東西。顯然它是指若想達到所期望的演奏效果,彈鋼琴前應該動用內心聽覺的想象,而不是僅僅專注于著手作品的實際演奏工作,良好的鋼琴演奏應該是在聽覺的指導下進行。既然內心聽覺是一種精神思維活動,它的活動程度的強弱又直接牽涉到演奏水平的高低,因此內耳的訓練從鋼琴學習的伊時就該進行單獨練習,這項訓練可以說是鋼琴心智技能鍛煉中尤為重要的一項。